2016年,以“茅台热”为直接导火索,掀起了酱酒品类热度的新高潮。近五年的时间里,在消费领域的升级与品类培育认知的深化下,酱酒迎来了飞速的发展,贵州酱酒的品牌梯队也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固,这一过程也伴随着酱酒格局的洗牌与重塑。
在酱酒发展的下半场,资本对酱酒产业的布局也在逐步趋于理性化,在直接收购或控股酒企之外,一部分资本或品牌运营方与酒企展开深度合作,以合资公司的形式征战市场,或将成为酱酒新周期里的新常态。
近日,贵州某公司发布《公司名称变更包装材料使用的通知》,表示因为公司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变更(新合资公司正式运作),此前的生产者名称包装材料必须在三个月内使用完毕,否则将强制报废。
“一件小事”的背后,是酒企方与品牌运营方一起维护品牌价值,并完成深度绑定的切实体现,也是我们窥探酱酒下半场竞争风云的重要窗口。
虽然此前较长一段时间,行业对资本入局持有质疑的态度。但不可否定的是资本入局包括品牌开发为酱酒品类的火热贡献了不少的激情与热度,甚至原酒产业模式升级、酱酒新势力品牌崛起等,背后都与之息息相关。
投资酱酒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赛跑,逐利是不能“长跑”的,当前部分资本正摒弃浮躁的利益驱动,开始转向长远的战略级布局。具体来看,很多品牌运营商为了更好的输出品质理念,抛弃了此前简单做产品开发挣快钱的方式,与酒企达成进一步的战略合作,在股权与公司结构上充分达成利益共享与价值共建。
资本方或品牌运营方虽是酿酒生产的局外人,但它们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或者营销模式优势,都将为酒厂带来稳定的收入与业绩。特别是对于中小酱酒企业而言,品牌运营商和酒企之间以合资的方式展开深度合作,强强联合之下能够形成长期稳定的供需稳定。
对品牌开发商而言,酱酒企业掌握酱酒酿造核心技术、产能储能优势、酿酒地域优势,能够对产品品质的稳定提供保障,特别因为合作模式的改变,相关参与方也能享受到更多特别待遇;同时对酒企而言,品牌方拥有较强的资金、完善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成熟的销售体系和模式,借助这些运作能力让酒厂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在酒业发展过程中,品牌开发这一方式本身没有对错,做好品牌形象管控对品牌依然是赋能加分项。但从资本的两面性来看,酱酒品牌想要实现市场规模与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必须对合作伙伴的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才能够实现品牌的向前发展。而这也是今年仁怀产区一次次强化对酒企贴牌运营的规范化,从文件和制度上确立良好的经营持续,进而保护赤水河核心产品的品质口碑与集体利益。
在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当下,以及与协会的双重规范之下,“资本+酒企+品牌方”的合作模式也迎来了更多的挑战,不仅要考虑能否酿造好酱香白酒,也要考虑要是否有能力实现稳定健康发展。但随着酱酒热走入下半场,更多中小企业如果能够找到自己的“真命”和优质合作伙伴,同时以新模式来强化高质量发展生命力,自然将改变过去酱酒品类小而散的生存格局,同时在如今酱酒头部梯队与中坚力量之外,寻求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原标题:酱酒“强者森林”初步构建下,中小酒企生存空间再思考)
来源:佳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