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创造的灿烂文明成为民族延绵的精神血脉;流传千年的白酒,历经岁月更迭,早已承载着民族精神血脉,成为中国智慧与情感的典型代表。而泸州老窖被称为“活态双国宝”的1573国宝窖池群和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不仅是中国白酒文化与品质的见证,也是中国白酒行业演变轨迹的记录者,泸州老窖难以复制的价值内核和傲立中国白酒行业的底气与根基。
01、持续酿造448年的1573国宝窖池群
酒业谚语“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还得窖龄老”,高度体现了窖池和窖泥微生物对白酒生产的重要性。窖池越老,窖龄越长,窖池生态系统越兼容并蓄。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国窖始祖舒承宗精选泸州城外五渡溪优质黄泥建造窖池群,即为如今的1573国宝窖池群。至今不间断酿造448年的1573国宝窖池群,是我国现存建造早、持续使用时间长、原址原貌保存完整的原生古窖池群落,是与都江堰并存于世的“活文物”。1996年12月,1573国宝窖池群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又在2006年和2012年,连续两度入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酿酒是微生物发酵的过程。作为“浓香鼻祖”,泸州老窖酒的酿造,正是需要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在发酵过程中,窖池会产生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与香味物质,并且慢慢向窖池深处渗透,窖龄越长,窖池附集的有利微生物就越多,香味物质也越多,酒香就越浓,窖池变成了丰富的天然香源,就达到了“以窖促糟”的目的。
自建成投粮酿酒至今,1573国宝窖池群从未间断过酿酒生产,窖泥微生物不断驯化富集,形成庞大的微生物体系,所酿造之酒质日臻。经中科院食品发酵研究所研究,泸州老窖老窖池经数百年持续酿造,窖池中含有的微生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其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是研究中国酿酒工艺的极限样本。对于1573国宝窖池群,前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前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教授曾给出这样的评说:“泸州老窖国宝窖池不如庞大的古建筑群,没有繁复的精雕细刻,没有奇巧的工程技术,但它却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继承了几千年来酿酒工艺的悠久历史和奇妙的酿制技术,涵盖了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三大价值的内容,它反复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因而它又有高出文物的独有的经济价值,是公认的‘活文物’。”
02、历经697年、24代传承的传统酿制技艺
中国白酒以酿造历史久远、酿造技艺复杂、风味物质丰富、产品风格独特而闻名,其传统酿制技艺更是记录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生活智慧和礼俗信仰,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表达载体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公元1324年,制曲之父郭怀玉发明甘醇曲,酿制出代泸州大曲酒,开创了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史。到明万历年间,舒承宗采集泸州城外五渡溪黄泥建造“泸州大曲老窖池群”,始建“舒聚源”酒坊,并探索总结出从窖藏储酒到“配糟入窖、固态发酵、泥窖生香、续糟配料”的一整套浓香型白酒的酿制工艺。至此,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进入“大成”阶段。而后697年,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经师徒相承、口口相述,传承至今。
2006年5月,作为浓香型白酒的代表,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1573国宝窖池群”并称为泸州老窖的文化遗产双国宝。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不但是泸州老窖和中国白酒行业的骄傲,更是作为中国原创文明的一个传承。几百年间,泸州老窖一方面不断代地传承传统酿造技艺,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改良酿造技术,这也成为中国酿酒文化演变的一个例子。一代代泸州老窖人,技艺传承,匠心酿造;一杯杯泸州老窖好酒,绵柔醇厚,口齿生香。
来源:酒业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