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法国长期以来都是世界上特别好的葡萄酒产国,尤其是以波尔多(Bordeaux)、勃艮第(Bourgogne)和香槟(Champagne)为首的美酒更是令全球粉丝都为之着迷。如果说法国出产好酒是上天格外厚待的缘故,那么法国葡萄酒扬名世界对有很大一部分是法国人自己的功劳。为什么这么说呢?
(1)旧版分级制度
故事得从上个世纪说起:在横扫欧洲的葡萄根瘤蚜危机结束后,法国出现了大量的假冒伪劣葡萄酒,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产区法规应运而生,并于 1923 年达到鼎盛。随后,罗讷河谷(Rhone Valley)教皇新堡(Chateauneuf du Pape)率先确立严格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等一系列规定,这些成为了法国日后官方分级版本的原型和范本。
在正式的分级制度中,AOC 是法国葡萄酒的高等级,占据了总产量的一半;接下来则是 VDQS(优良地区酒)这一分级,这是一种即将晋升为 AOC 产区的过渡等级,当时每年的产量仅为 1%;第三种等级是 VdP,常被译作地区餐酒;低的等级则是 VdT,即日常餐酒。
(2)新版分级制度
上述分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制约着法国酒农和生产商的生产行为,直到 1992 年,欧盟正式确立了 PDO 体系,目的是为了保护欧盟国生产的农产品。为了响应欧盟的改革并配合欧洲农产品级别标注形式,法国也于 2009 年进行了一次改革,于是新的 AOP 体系取代了原有的 AOC 制度;VDQS 这一等级在 2011 年被正式撤销,原有的 VDQS 葡萄酒或被提升或被降级;所有的 VdP 和 VdT 葡萄酒分别被 IGP 和 VdF 取代。
在新的法规下,法国葡萄酒被分为 3 个等级,分别是 AOP、IGP 和 VdF。然而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因为他们只认 AOC,因此尽管 AOP 体系已经推行,但在新生产的葡萄酒酒标上,生产商还是习惯标注 A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