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啤酒T5峰会结束,啤酒产销量连续下滑的问题再次被热议。
根据国家数据局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啤酒总产量为4490万吨,然而到了2019年,总产量跌至3765万吨。短短十年间,缩水16%。
与产量下滑对应的是销量下降。截止到2020年,中国啤酒的销量再也没能回到2013年时的,且总体趋势呈现下滑形态。
01
产销量下滑的内在原因
啤酒品质日趋同质化以及疫情影响是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因。
中国啤酒行业进入了一个缩量调整期,但这只是一个表象。其更为深层的原因是人口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速度。
啤酒消费群体减少
啤酒消费者的年龄段多集中在20-50岁之间,但根据今年5月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为18.7%,比起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增长了5.44%。
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越大,这意味着啤酒消费者的群体也在减少。并且,这个群体数量的减少将会持续,因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
消费品质的追求
根据《中国经济报告(2020)》统计,2020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0504美元,同比20年的的人均1000美元,实现了10倍的增长,并且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即1.2万美元。
经济的迅速发展也直接反映在生活方式的转变层面,追求消费质量则成了重要体现。
月入两千,喝3元的啤酒。月入1万甚至以上时,那自然会寻找品质更高的替代品。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我们认为还有一个隐晦的影响因素。
啤酒溢价的速度
喝啤酒有年头的朋友应该都不难发现,比起通货膨胀的速度,我国啤酒的溢价速度其实很慢。
说起明显的啤酒涨价,也是这几年的事,从2008年到2018年,整整10年里,啤酒的价格几乎没有怎么变过。
但是,啤酒花、麦芽和酵母等原材料的成本却一直在涨,这便导致了很多酒厂使用成本更低的稻麦、玉米芽代替麦芽,在口感上的体验便和以前的啤酒不尽相同。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酒味越来越淡,于是很多消费者便选择了其他酒精饮料作为替代品。
02
竞争者带来的启发
数据显示,传统的工业啤酒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弱,那么有“谁”正在和传统啤酒争夺市场份额呢?
根据前瞻研究院数据,2019年,国内精酿啤酒的消费量占比仅为2.4%,未来受益于消费升级,预计到2025年,国内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约为875亿元,渗透率为11%。虽然前景看好,但由于整体基数过小,和工业啤酒的基本盘相比,短期内不会造成巨大冲击。
尽管如此,啤酒市场面临的竞争依旧激烈。除了精酿啤酒外,葡萄酒、烈酒等其他传统酒类也在抢占啤酒的市场份额。
以葡萄酒为例,荷兰合作银行曾在报告中表示,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葡萄酒市场,2009年-2019年这十年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期间,由于中国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偏好,更是让中国葡萄酒的进口增长了4倍。这标志着消费者在品质层面上的觉醒。
另外,近年来涌现出的像是低醇、无醇以及酒精饮料等新兴产品,也大有成为新趋势的苗头。
天猫数据显示,果酒和预调酒是天猫增长最快的酒品类,2020年获得约300%的高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近7成的消费者为女性。“她”经济的崛起释放了一个信号:酒饮市场正面临着结构变革。
从“竞争者”的崛起之路中,我们梳理出中国啤酒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逻辑:再延续以往“扩大销量以抢市场份额”的思路已经行不通了,未来拼的将是消费以及产业结构的新升级。
另外,在具体层面上,品质觉醒,量缩价增,求新求变或将是实现高端化,重新吸引消费者的三条可行之路。
来源:中国国际啤酒网